close






趕墟歸來阿哩哩 - 中國, 1979年

歌名: 趕墟歸來阿哩哩
作詞: 古笛
作曲: 黃有異
舞名: 趕墟歸來阿哩哩
編舞: 廣西歌舞劇院
譯介: 陳志明老師+曾雅芳老師擷取原舞前半段(原舞長約7:41秒), 並將舞蹈動作做一些改編,在第三屆泛亞營介紹.
土風舞音樂: 廣西歌舞劇院 (擷取前半段3:30秒音樂)

後記注釋:

所謂的"墟"是鄉下農村買賣交易的市集點,例如"牛墟"就是賣牛的市集. 一般也有說"集鎮"的,趕集在這裡也叫做"趕鬧子"或"逢鬧子".
廣西的少數民族仍然保有傳統的風俗,一定是盛裝去趕墟. 趕墟除了是逛小買賣攤子之外,更重要的還有社交的功能. 小夥子和小姑娘們常常藉此"趕歌墟".

所以大家才會把最漂亮的衣服穿出來,盛裝打扮, 慎重其事的去趕墟. 每趕歌墟, 成千上百的年輕男女就聚在一起引吭高歌,
場面相當壯觀.

男女之間藉由歌曲傳情,甚至以歌則偶, 也因此造就出不少的佳偶.

阿哩哩在彝族的語言是"OK"的意思,也有一說,阿哩哩是虛詞,沒有什麼意思;

阿哩哩同時也是廣西百色隆林的方言,意思是"姑娘"的意思.

同時阿哩哩也是當民族音樂的一種曲調.

所以一個名字包含那麼多的涵義在內, 難怪那麼多人喜歡.




附註: 本文在2011/04/16 發表於舞之心論壇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rank Lin 的頭像
    Frank Lin

    青蛙的窩

    Frank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